水稻的吸肥时期与施肥技术

2017-09-09 08:05:48| 发布者: admin

    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随生育进程而不同,一般苗期吸收量不多,随着移栽返青、长叶、分蘖,发根营养体逐渐增大,需肥量也相应提高,到抽穗前达最高,以后又逐渐减少。各生育时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,随着不同类型品种而异,而且受施肥水平、不同营养元素和灌溉等条件的影响。

    对氮的吸收,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,吸氮量约占总量的50-60%,幼穗发育期次子,约占30-40%,结实成熟期仅占吸氮总量的10-20%左右。但杂交稻后期吸氮量高于常规稻,这是因杂交稻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仍很强之故。季节不同吸氮情况也不一样。一季中稻,由于大田营养生长期较长,一般出现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两个吸肥高峰,约在移栽后20天,出现第一个吸氮高峰,每日每亩吸氮量为0.1-0.15㎏,以后有所下降,到35天以后又迅速增加,到60天时出现第二个吸氮高峰期,每日每亩吸氮量为0.2-0.25㎏。而早稻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开始时期重合,只有一个吸氮高峰,出现在移栽后8-9天,即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,且持续时间约1周,每天每亩吸氮量0.3-0.35㎏,比移栽初期和生育后期高2-3倍。

双季晚稻由于营养生长期大部分在秧田期度过,栽后10天开始迅速吸氮,至20天达到高峰,每天每亩吸氮量为0.2-0.3㎏,比单季稻同期吸氮量高一倍。

对磷的吸收,都以幼穗发育期为最高,占总吸收量的50%左右(一季中稻比早、晚稻略少),分蘖期次之,一季中稻在此期间需磷量比早、晚稻多。结实成熟期仍吸收相当数量的磷(约占总量的15-20%),晚稻比早稻需磷多。

对钾的吸收,以抽穗前最多,达90%以上,抽穗后吸收量很少,在分蘖盛期,中稻需钾比早、晚稻多。同是中稻,品种不同,各生育期需钾量也不一样。

杂交水稻以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,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最多,其次是移栽至分蘖盛期,其穗后亦能吸收较多氮、磷、钾,故在栽培管理上不仅要施用蘖肥、穗肥,还应看土、看苗补施粒肥。

根据水稻土壤的供肥特点和水稻的需肥规律,水稻平衡施肥技术操作规程如下:

(1)基肥    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,尽量多施,于翻耕前施入。无机肥料要重视钾肥的施用,每亩施入荆三祥长效缓控释氮肥、荆三祥BB肥等30-50kg

(2)追肥    一般追肥是在水稻移栽后返青时施用,每亩施用荆三祥高氮肥或荆三祥脲铵7.5-9kg

(3)穗肥    幼穗分化时期(一般在移栽40-50天左右),如叶色变黄,可每亩施荆三祥高氮掺混肥5-8kg或尿素5kg

(4)增施多元肥    如微量元素锌、锰、硼等。水稻施用锌、锰、硼等微量元素,一般以喷施两次较好。第一次在分蘖盛期,第二次在幼穗分化完成期。锌、锰、硼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0-125克,兑水浓度为:锌为千分之一,锰硼各位万分之五,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喷施叶面。
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热线
0724-8661988
售后服务热线
0724-8661988
返回顶部